- A+
XM外汇认为:
小米的多事之秋
封面 I 雷军微博
事实上,
作者I 李东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一夜之间,俗以敢说敢怼闻名的“王腾大帝”被小米辞退。
来自XM外汇官网:
原因是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前者是商业场的大忌,祸起萧墙的祸端有时比兵临城下来得更加 XM外汇官网 猛烈。
必须指出的是,
图注:王腾
其实,
今天早晨,雷军淡定打卡健身,看起来没有被风波太影响,评论区里挤满了米粉的安慰声,甚至还洋溢着欢乐氛围。
换个角度来看,
但最近小米的糟心事不止这一桩,有小米YU7车主称,新提的车前后挡风玻璃上出现“测试车”静电贴残留痕迹,质疑小米交付测试车给客户;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小米13正常利用发生爆炸,诸多状况齐刷刷找上了小米。
很多人不知道,
在此之前,舆论场里有关雷军和小米的消息多为正面,如挖走兰博基尼一员大将,出海计划提上日程,在汽车业务这一块仍旧遥遥领先。
其实,
不过在商业场,表面的光鲜亮丽和背后的暗流涌动往往相伴而行,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小米需要慢下脚步,休整重新出发。
“年轻干部、六项全能、经验丰富”,以往谈到王腾,雷军总是藏不住眼中的爱意。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在大众的印象中,雷军手下的几位得力干将一直颇为出色,不但业务能力优秀,还能和网友打成一片,继承小米的亲民人设,最主要的是和雷军关系良好,时不时开一些老板的玩笑。
尽管如此,
直到9月8日晚,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内部邮件通知显示,公司查明: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规定,公司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
王腾随即发微博做出回应: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感谢雷总和公司各位领导过去多年的培养和信任,非常不舍离开。未来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容许小米,容许REDMI。感谢很多朋友的容许,先休息一段时候再重新进行!
资料显示,被辞退前,王腾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并兼任REDMI品牌总经理,可用说前程无限好。
可能你也遇到过,
如此果决的处理,虽然不明晰具体的泄密状况,但足以阐述事件的严重性。
不妨想一想,
其实在泄密这一块,王腾并非第一次,他经常在微博里称呼自己为“泄密大王”,和网友玩梗作乐,雷军也曾在直播中提到:“除了小编滕总(王腾)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用的。”
事实上,
作为雷军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王腾没有辜负公司的信任,雷军曾大夸王腾把Redmi的旗帜扛住了。
这一次勾选雷军“自断一臂”,想必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有趣的是,今天王腾还发微博回应了网友有关其泄密的猜测,表示: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在深刻反省中,但没有做违法行为!
通常情况下,
图源:王腾微博
不过目前王腾快手账号无法添加关注,显示“账号已封禁,暂时无法完成”,其他社交账号均正常运行,不免让人疑问后续是否会有新的猛料。
XM外汇快讯:
和之前在商业场和舆论场展现出的从容与自信不同,雷军和他的小米如今站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是全网焦点。
据相关资料显示,
伴随王腾事件左右的,是有关小米的另外两则争议新闻,一是有车主反馈收到“测试车”事件,原因是车前挡风玻璃出现了测试车三个字。
在与售后人员的沟通中,得到的解释是工厂会对下线车辆进行随机抽选,进行静态的评审,保证质量一致性。
玻璃上的字是静电贴薄膜留下的印记,用湿毛巾即可擦干净。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李肖爽还表示,由于此状况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深表歉意,并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后续抽检车辆不会再有同类情况发生。
通常情况下,
虽然不少人认为车主有些吹毛求疵,但长期有关小米汽车的争议事件并不少,如之前爆发的未交车催付尾款,以及交完尾款车被其他人提走等现象,都击打着小米汽车的信任值。
XM外汇财经新闻:
作为一款上市即爆的明星车型,小米必须要跟上完善的配套措施,否则很容易遭到大规模反噬。
令人惊讶的是,
之前有业内分析指出,小米汽车在交付量、均价与品牌势能上的全面突破,在短期内可能实现对手机国内业务的营收反超。
通常情况下,
图源:华商报微博
XM外汇行业评论:
虽然是极端个例,但如若检测出与产品质量有关,对小米而言是一次不小的事故。
XM外汇快讯:
数据显示,小米在2025年1-7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稳健,以约17%的市场份额稳居前三。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中国市场销量达1330万台,同比增长40%,但海外市场同期下滑8.7%,不过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市场份额达23%,超过苹果。
不妨想一想,
结合本次王腾事件的爆发,留给小米和雷军的难题还有很多。
容易被误解的是,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重新演绎着过去,只是时光转换间早已换了天地。
令人惊讶的是,
从 2010 年创立小米至今,雷军已带领公司从手机制造商成长为横跨消费电子、智能硬件、汽车制造的科技巨头,2025 年二季度 1160 亿元的营收和 75.4% 的净利润增长,反映出企业的强劲势头。
在第三方统计榜单中,小米杀入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前三,仅次于腾讯阿里。
回过头来看,勾选走上造车路小米已经押宝成功,毕竟以往的小米虽然竞争力依旧,但很可能会步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曾经辉煌的大公司后尘,逐渐丧失核心竞争力,最后淡出舞台中央。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不过正如最近爆发的一系列状况,小米的创业路仍旧艰难,且一环扣一环,犯错空间并不大。
事实上,
图源:小米发布会
尤其表面的繁荣之下,雷军的创业征程正进入最艰巨的深水区,手机高端化瓶颈待破,汽车业务尚未盈利,AI 生态构建任重道远,这条从中关村走出的创业路,远比想象中漫长。
换个角度来看,
2025年8月交付量超3万台的成绩 ,以及YU7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辆的盛况,诉说着小米汽车的来势汹汹,但另一方面,产能和售后状况是小米汽车需要警惕的地方,毕竟隔壁友商没有一个软柿子。
而且按照行业规律,一款新车型从研发到盈利平均需要 8-10 年周期,而小米汽车要实现真正的财务健康,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另外国际化征程更添几分不确定性,小米计划2027年将汽车业务推向欧洲市场,这与手机业务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二的成熟地位形成鲜明对比,国外消费者能否买账还是个未知数。
很多人不知道,
手机业务的高端化转型也呈现喜忧参半的态势,小米15 Ultra在欧洲以1499 欧元售价实现首销增长58% ,标志着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但全球14.7%的市场份额,距离三星、苹果仍有差距。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雷军的创业征程恰如他所打造的产品生态,看似枝繁叶茂,实则仍在向下扎根,努力向上生长。
雷军明白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但这条路还远未到终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