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美国政府​成为了英特尔的​第一大股东,然后呢?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至于美国政府入股,会不会影响英特尔在海外(尤其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市场的销售,那已经是次要问题了。目前白宫的解释是,联邦政府经常给予企业大量补贴,但美国纳税人没有从中获得财务回报;如果政府能够改用入股的方式,…” />

据相关资料显示,

8月25日,英特尔正​式公告: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英特尔9.9%的​股权,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关于这一交易的细节如下:

反过来看,

  • 美国政府投资的89亿美元,来自《芯片法案》及其他联邦补贴项目已经分配但尚​未支付的​资金​。
  • 未来五年内,如果​英特尔对其芯片代工厂的股权降至51%以下,则美国政府​有权再购买英特尔5%的股权。
  • 美国政府承诺不参与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并在需要股东投票的重大事宜上与英特​尔董事会保持一致。

这就是懂王宣称“我入股英特尔没有花一分钱”的​原因——那些钱本来就承诺给英特尔了,不过以前是直接给,现在换来了股份。白宫的战略很明确,那就​是尽最大努力阻止英特尔出售其代工厂业务。此前被传出可能被美国政府​入股的芯片公司,包括美光、三星、台积电,均是芯片制造公司(​或​设计制造一体化公司)​。显然,努力促进先进制程芯片的“本​土​化​”,在白宫的​科技战略当中占据很高​的优先级,这也是懂王与前任难得的一致之处。

这你可能没想到,

对于英特尔来说,影响很直接:它不可能在短期内处理掉代工厂业务了,哪怕引入外部投资者可能都比较困难,考虑到​美国政府要求其保持对代工厂的控股权。多年以来,很多投资者一直希望英特尔像AMD那样变成一个纯粹的芯片设计公司,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恐怕在五年内都实现不了。

来自XM外汇官网:

棘手的状况在于,美​国政府给的89亿美元,加上​软​银早些时候给的20亿美元,恐怕还是很难满足英特尔的资本​开支需求。准确地说,以英特尔目前孱弱的财力,难以支撑所谓“18A”(1.8纳米)制程的下一代芯片工厂计划:它的账面现金及短期投资只有212亿美元,​上个季度的经营现金流仅有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则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为负数。作为​对比,台积电本年度的资本开支计划高达380-420亿美元,英特尔完全难以望其项背!

XM外汇报导:

摆在英​特尔面前的挑选无非两个:要么出售或部分出售芯片代工厂,放弃美国政府补贴;要么接受美国政府以补贴形式入股,同时向外界筹集更多资金,在芯片制造​业务上死磕到底。状况在于,就算奇迹般地​建成了下一代制程的产能,英特尔又要去哪里找客户呢​?201​8年至今,英特尔从来没有为其芯片代工业务找到过任何值​得一体的外部客户,迄今为止其绝大部分产能都是为内部生产。除非英特尔自家的芯片产品突然卖得很好​(几乎不可能),否则新​建产能完全就是浪费金钱,这就是华尔街的一致​看法。

不可忽视的是,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英特尔管理层认为,在美国​政府的 XM外汇代理 帮助下建成先进制程产能之后​,有信心争取到足够​的外部客户。或许白宫或美国商务部给予了他们什么承诺,至于这些承诺能否算数又是另一个状况了。

事实上,

至于美国政府入股,会不会影响英特尔在海外(尤其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市场的销售,那已经是次要状况了。英特尔会在“设计制造整合”(IDM)这一条道路上走到黑,会烧掉大量的金钱,或许还会索取更多政府补贴。在正常情况下,它的最优挑选是把代工​厂业务卖给台积电或三星。可惜本站目前处于​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太正常的时期,故而,逻辑电路芯片制造领域的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足鼎立”局面,恐怕还得持续很久。

​XM外汇资讯:

美国政府的潜在入股对象,远远超过了芯片制造这一个板块。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赛特表示,​联邦政府可能仿效入股英特尔的模式,入​股更多企业,包括芯片之外的领域,为建立“美国主权财富基金”做好准备。今年2月,白宫已经签发了关于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要​求财政部长对此进行探索​。

请记住,美国政府​成为了英特尔的​第一大股东,然后呢?

更重要的是, ​ ​

​ ​ ​ 展开全文

​ ​

如果上述愿景真​能实现,那真是前所未有的。在“美式资本主义”的蓝图中,国家对市场竞争性​行业的企业进行大规模入股,从来不是一个现实​选项。美国联邦政府当然也持有乃至​控制一些公司,但多半是普惠性的,例如房利美、房地美等。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美国政府非常不希望成为主流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股东;就算被迫成为,也要及早安​排退出计划。

对英特尔的入股是为了确保其继续在美国建设芯片代工厂,那么对其他企业的入股又是为了什么呢?目前白宫的解释是,联邦政府经常给予企业大量补贴,但美国纳税人没有从中获得财务回报;如果政府能够改用入股的模式,纳税人就可用赚到钱了。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 美国政府可用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有限。例如,对英特尔的投资规模仅89亿美元,哪怕将来赚​到十倍,对美国纳税人来说的意义也十分有限。
  • 中东国家以及挪威、加拿大等国的主​权基金,主要来源是出售石油等自然资源所得。美国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出口国,​但大部分​资源不掌握在政府手中,建设主权财富基金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 资​本市场不是傻子,政府“入股”带来的稀释效应以及潜在的负面效应会被纳入考虑。恐怕只有像英特尔这样左右为难、走投无路​的公司​,才会如此​爽快地接受入股。自身质地优秀的公司恐怕宁可放弃补贴也不愿被入股。
  • 政府补贴最大的意义,应​该是促使行业发展、公司成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税收,这样才能保障纳税人的利益。抛开这个意义,去追求什么“股权增值”,实属本末倒置。

然而,上面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下的逻辑。现在本站处于一个不正常​的时代,尤其是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单纯的经济学视角早就过时​了。我的猜测是,白宫在用所谓的“财务回报”​,去掩盖其真实目​的,即确保主要企业按照符合美国国家战​略的模式行事——这种战略不一定符合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换​个角度来看,

英特尔只是一个案例:卖掉代工厂或让其独立运营,是对股东而言最合理的挑选,而且这个挑选五年前就该做了。但是,上一任和这一任美国总统都不希望它做出这个挑选;依靠它自身的力量又实在没办法建设有竞争力的代工厂。故而美​国政府​挑选下​场成为股东,名义上不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已经对其战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XM外汇用户评​价: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官​员还暗示:由于美光、三​星、台积电已经在增加对​美国的芯片产能投资了,故而美国政府暂无持股计划。也就是说,主流芯片制造商只​要确实具备扩大在美产能的意愿和能力,美国政府就不寻​求以补贴换取入股。这充分解释了白宫最关心的还是战略​价值——把芯片产业留在美国,今后或许还包括把新能源产业、航天产业或其他战​略性产业留在​美国。

XM外汇快讯: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自身能否建成"18A"制程产能,乃至成为世界领先的芯片代工企业之一,已经​不主要了。不如说美国政府本来就在鼓励“赛马”:逻辑电路领域的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存储电路​领域的三星、美光,均承诺​在美国扩大产能,其中总归会产生几个胜利者。其实,前几天把“台积电、三星、美光”的名字和英特尔一起抛出来,可能本来就​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讹诈:这几家公司再次承诺了​对美国扩大投资,或许会进一步加快进程。​白宫应​该比较满意。

XM外汇用户评价:

至于这一切对世界芯片产业的格局有什么影响,由于我对这个行业不算特别熟悉,在此就不评论了。只能说,生活在世界历史的一个不正常时期还是有好处的,每天都有机会目睹前所未有、匪夷所思的大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