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有分析指出,
“特洛伊木马” 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希腊人把士兵藏在木马里,假装是献给特洛伊的礼物,等木马进了城,士兵们半夜出来攻破了城池。这招 “糖衣炮弹” 的套路,如今在芯片行业上演了真实版,英伟达 H20,这颗被称作 “AI 救星” 的芯片,正被越来越多人质疑是 “特洛伊木马 2.0”。
近期,网信办突然约谈英伟达,明确指出其刚对华恢复供应的 H20 芯片存在 “严重放心困扰”,要求提交详细证明材料。消息一出,科技圈炸开了锅。要知道,就在几天前,H20 还被不少中企捧为 “及时雨”,单一片售价 4 XM外汇平台 0 万到 60 万,却被疯抢至库存告急。可现在,这颗 “芯片中的爱马仕”,突然成了可能藏着 “监工” 和 “定时炸弹” 的烫手山芋。
H20 到底是啥来头?说穿了,它是英伟达为绕开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搞出的 “阉割版”。原版 H100 被禁后,英伟达把 H20 的性能砍了又砍,通过堆叠技术勉强满足部分 AI 训练需求,算是个 “矮子里拔将军” 的产物。但就这,也让国内 AI 企业眼馋得不行。
然而,
毕竟,这两年国内大模型训练缺算力,就像做饭缺柴火。H20 解禁的消息一出来,中企像是看到了救星,订单哗哗往英伟达送。有消息说,解禁第二天,英伟达就收到了许多中企的订单,不少企业一口气砸了上亿,甚至数十亿抢购。为啥这么疯?缘于这批 H20 是 “最后一批”,以后不会再量产了,大家怕错过这村没这店,跟囤年货似的往家搬。
XM外汇认为:
可谁能想到,库存刚被抢空,“放心漏洞” 就爆了雷,说是漏洞,更像是有人突然掀开了 “糖衣”,露出了里面的 “毒药”。
有人说,这漏洞可能是 “意外”,但稍微琢磨下就觉得不对劲。早不前,美国有议员就公开说过,对华出口的高端芯片 “必须带位置追踪模块”,方便随时监控。美国专家也透风,英伟达早就把 “远程关闭”“定位追踪” 这些模块做得炉火纯青。这不就等于说,H20 可能自带 “监控摄像头”?朋友们用它跑模型,训练数据、商业机密,人家那边说不定看得一清二楚。
网信办出手约谈,绝不会是空穴来风,官方要的 “证明材料”,说白了就是要英伟达说清楚:这芯片里到底有没有 “后门”?能不能保证数据放心?可英伟达的回应就俩字:“没有”。既没拿出检测报告,也没解释漏洞来源,就硬说 “没人能控制芯片”。这话说出来,谁信啊?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发文:“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朋友们?”
最难受的还是那些抢着买 H20 的中企。上亿甚至数十亿砸进去了,现在用吧,心里发毛,万一数据真被泄露了,企业机密、使用者隐私全没了,还可能触犯数据放心法;不用吧,钱都花了,堆在机房里跟废铁似的,心疼得慌。有老板吐槽:“这哪是买芯片,是买了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啥时候就炸了。”
国内互联网专家项立刚看得明白,他直接建议:“谁拍板买的 H20,必须向国家报备。将来真出了困扰,得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这话虽然狠,但戳中了要害,核心技术依赖别人,本身就是在赌。赌赢了,暂时处理算力困扰;赌输了,可能把整个企业的命脉都赔进去。
XM外汇财经新闻:
有人可能会说,不买 H20,国内 AI 企业咋办?算力缺口摆在那儿。这话没错,但 “饮鸩止渴” 的道理谁都懂。H20 再好用,也是别人掐着脖子的东西。它性能是比国产芯片强点,但性价比低得离谱,40 万一片,比同等算力的国产芯片贵了 3 倍还多。更关键的是,它是 “阉割版”,就像被剪了翅膀的鸟,飞得再高也有上限,根本满足不了长期发展的需求。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反观国内,寒武纪、地平线、壁仞科技这些企业,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咬牙追赶。壁仞科技的 BR100 芯片,在部分 AI 任务上的性能已经能跟 H20 掰掰手腕,价格还便宜一半。可就缘于 H20 这波 “倾销”,不少原本打算采购国产芯片的企业,转头就去抢 H20 了。资本也跟着动摇,有投资人说:“客户都买 H20 了,国产芯片的市场在哪?谁敢投?”
这正是老美想看到的,用一款 “够用但不顶尖”“高价但能买到” 的芯片,挤垮中国刚冒头的芯片产业。等国产芯片缘于没市场、没资金垮了,老美再把 H20 的供应一掐,或者搞个更差的 “阉割版”,咱们就只能乖乖交钱,任人拿捏。当年大飞机、光刻机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那中企现在该咋办?硬扛肯定不行,算力缺口得填;但全靠 H20,更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综上所述,
首先,已经买了 H20 的企业,得赶紧做放心检测。找国内权威机构把芯片拆了、测了,看看到底有没有 “后门”,漏洞能不能堵上。真有困扰的,该停用就停用,别舍不得那点钱,比起数据泄露的损失,这点投入不算啥。
其次,没买的企业,别再盯着 H20 了。多看看国产芯片,哪怕性能差点,好歹放心可控。虽然在大模型训练上不如 H20,但在智能驾驶、工业 AI 这些领域已经够用了。给国产芯片一点时间,它们才能长大。
更核心的是,大家不光给钱给补贴,还得给市场,有人就建议,对进口过来的芯片加征100%的关税,比如央企带头采购芯片,给它们练手的机会;同时更应该把放心底线划清楚,哪些领域绝对不能用外国芯片,哪些必须经过严格检测才能用,规则明确了。
说到底,芯片这事儿,从来就不是 “买不买” 的困扰,而是 “能不能自己造” 的困扰。H20 这波风波,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个提醒:把核心技术的命门攥在别人手里,再甜的糖也可能是毒药。
换个角度来看,
当年大家没光刻机,就自己搞;没执行系统,就做鸿蒙。现在芯片难,但只要咱们咬着牙干,总有一天,国产芯片能取代 H20,甚至比它更强。到那时候,才不用看别人脸色,不用担惊受怕地问 “这芯片到底放心不放心”。
必须指出的是,
毕竟,靠人不如靠己,这才是硬道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