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用户角度来说,原创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这不是合作,这是要搬家!印度把盾构机、特高压、铁路、电信、AI全套技术清单​摆上桌,直接点名要中国交钥匙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印度过去几年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铁路现代化投资(数据来源:印度铁路部 2023),但他们拿到的关键列控系统、工程机械,很多都是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出来的。你要技术就明说,可要是老想着搬家,把别人当成免…” />

概括​一下,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印度最近谈合作的时候,嘴里喊着互利共赢,手里拿的却是清单,清单上写满了盾构机、特高压、铁路、电信、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意思很直白,要中​国企业把成套技术交出去,还要交钥匙​那种。

我一实行还纳闷,怎么又是这个套路,后来翻了下数据,才觉得背后​有点门道。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印度在2023年的电力缺口依然接近300亿度(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3),电网稳定性难点严重。前几年他们拉着中国的特变电工去投资,说要搞特高压产业园,给地给政策​。中国工程师过去搭生产线,图纸都拿出来,调试、培训全包。结果几年下来,印度电力供应没怎么缓解,​本土却冒出好几家模仿厂商,甚至还能拿到的补贴。

XM外汇报导:

新能源车领域也差不​多。印度在2024年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到30%(数据来源: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 2024)。他们一边喊着要吸引中国电池企业建厂,一边通过政策​要求技术转让。最后朋友们会发现,中国企业刚把产线建起来,印度企业就宣布自主电池问世,​参数和中国的差不多,价格更便宜。核心研发投̴ XM外汇平台 3;入反倒让印度捡了现成。

铁路​也有类似情况。​印度过去几年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铁路现代化投资(数据来源:印度铁路部 2023),但他们拿到的关键列控系统、工程机械,很多都是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可合同里留的空间太大,一旦印度要求本土化,中国企业只能交出部分技术资料,不​然就没办法继续接订单。

令人惊讶的是, ​

展开全文

我就想起一个细节。去年印度工信部修改​政策​,要求所有5G核心网设备必须有本地企​业参股,并且提交关键参数备案(数据来源:印度工信部公告 2024)。这条规定几乎把所有外资厂商卡死。华为、中兴当时直接选取退出一些项目,就是乃因一旦交参数,相当于把底牌亮​出来。

朋友们说这是不是很明显?印度把合作当成一种交易路径,准入门槛就是技术转让。短期确实能拿到一部分东西,可这种路径有个难点,拿来的多是​二手货。中国企业怎么可能把最新的工艺拱手送​人,大多数过去的技术,很快就更新换代。结果印度陷入一个怪圈:引进、模仿、落后、再引进。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原创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这不是合作,这是要搬家!印度把盾构机、特高压、铁路、电信、AI全套技术清单​摆上桌,直接点名要中国交钥匙

容易被误解的是,

我翻了下数据,印度在全球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期不到1%,而中国在2023年已经接近2.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23)。这差距摆在这,就算把几条生产线搬过去,没有持续研发,想真正消化吸收几乎不可能。

简而言之,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学聪​明了。像宁德时代在海外建厂,普遍采取黑箱工艺,关键步骤流程只允许​本国工程师完成。特变电工、国家电网​在签​订新合技术保密条款写得死死的,​宁可少接​点订单,​也不会再把全部细节​交出去。

尽​管如此,

这就变成一个悖论。印度想通过搬家式合作飞​快补短板,可一旦口碑坏了,后面能进来的就只剩下过时技术,越玩越窄。对中国企业来说,损失一两​次之后,警惕性拉满,再想骗点​实在的就难了。

我现在就想问一句,印度真打算把发展押在这种套路上吗?朋友们要技术就明说,可要是老想着搬家,把别人当成免费的师傅,等​有一天真没人愿意再过去了,到时候他们还靠什么把产业撑起来? #热问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