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问各位个疑问,一万多人干六年,几百亿砸进一个系统里,最后换来个跨过生死线的说法,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要是各位坐在台下听到余承东这番话,各位能拍手吗?
鸿蒙5.0的设备量刚过1000万,听上去挺大,可放在安卓几十亿使用者的盘子里,真就是零头都算不上。余承东把它叫做生死线,意思很明确,之前都算不上真正的系统,只有迈过这个坎,才算能活下来。
简而言之,
疑问是,这口气憋了六年。2019年起,华为着手摆脱安卓,2020年正式推鸿蒙手机系统,官方说法是一套多端统一的处理系统。到2023年底,华为宣布鸿蒙生态设备超过7亿台,可那里面绝大多数是手表、家电、车机,真正的手机使用者有限。现在喊1000万台过生死线,等于承认之前跑的都是陪练。
必须指出的是,
钱花哪去了?我查了下,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公开过,光是生态补贴就近百亿,拉拢伙伴把应用迁移过来。淘天系团队为了适配鸿蒙,投了上百号人改代码,仅测试版就发了64个(数据来源: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可各位想想,安卓应用市场几百万款,让开发者一个个重写,这成本谁扛得住?华为掏补贴,厂商掏人力,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和国企也在悄悄推。电力局换电表系统,山东的政务App干脆直接去掉安卓底子,普通使用者只感觉处理顺了点,弹窗少了些。可谁会关心背后烧了多少钱?对老百姓来说,能用不卡就是好系统,管各位内核是谁写的。可对华为来说,这些场景才是真正的阵地,有了稳定入口,生态才能慢慢养起来。
事实上,
说到底,
再说使用者感受。老机型升级到鸿蒙,确实不少人反馈更流畅,这点我身边人也在夸。可开机画面上,街上绝大多数安卓手机,还是谷歌的标志。各位要让他们三年里忍受生态不完善、特性缺失,只为了一个国产系统,他们愿不愿意?这才是现实拦路虎。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关键是,安卓是免费的。谷歌开源安卓内核,厂商拿去改改就能卖手机,为什么要冒风险切过去?只有华为被卡脖子,没有谷歌全家桶用,不得不走这条路。可这条路走下来,钱是真烧了。2019年到六年 XM官网 研发,几百亿成本,一万多人团队。换来的是今天余承东说的终于过线。听起来像是胜利,其实更像是硬着头皮的坚持。
换个角度来看,
各位要说值不值,换个角度看。华为手机销量2024年已经冲回国内第一,靠的就是自家系统带来的独特体验,加上供应链回暖,麒麟芯片复活。对它来说,这场豪赌至少没白费。可要想撬动安卓和苹果的基本盘,难度还在后头。生态不是靠砸钱就能无限复制的,使用者习惯才是最大的敌人。
以致疑问回到最初。华为烧钱造系统,买到的是一份生存权。对它自己来说,值。对整个行业来说,开发者要不要跟上,消费者要不要买账,这些都还没答案。未来几年,每一个应用迁移,每一个厂商适配,都要靠真金白银撑着。
XM外汇行业评论:
我就在想,如果换做各位,是愿意等三年用上一个国产系统,还是宁愿现在就买一台安卓,照样能开机亮屏?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