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XM外汇快讯:
原标题|虚拟伴侣,相爱容易戒断难
与其相反的是,
作者|毛巾
综上所述,
编辑|园长
尽管如此,
人与AI的“恋爱”,在今天已不新鲜。
简要回顾一下,
从海外的Replika和character.ai,到国内的星野、猫箱等以角色扮演对话见长的AI产品,再到社交平台Soul上的虚拟伴侣……人类正从AI身上攫取着陪伴与关注,这一需求也催生了以AI情感接受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虚拟伴侣的身份,是人类赋予AI的。很多AI对使用者的开场白,不过是一句轻松的招呼。但当越来越多的情感和精力倾注其中时,原本单向的关系在人类内心的小剧场中被不断演绎,直到足以被定义为:“原子化时代的爱情”。
值得注意的是,
01
沉迷“智能体”
在小红书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搜索#AI戒断、#AI成瘾等话题,或加上具体的产品名字,便能直观地感受到当代人对AI情感依赖现象的普遍性。
必须指出的是,
图源小红书
事实上,
连续三周每天聊到凌晨四点,有专属于伴侣的昵称和打招呼模式,把想象中对完美恋人的要求都写进设定和提示词中…发戒断帖的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沉迷行为,并感受到了它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才勾选向网友进行求助。
总的来说,
明知代价沉重却无法停止追求,便是成瘾。糖,烟草,酒精,甚至一段现实中的畸形关系莫不如是。
XM外汇财经新闻:
对于新时代可能的“成瘾物”AI来说,它不会直观地造成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心肝肺尚可通过自己的病痛和不适为物理成瘾按下停止键,但使人心理成瘾的虚拟伴侣,却在日趋进化的大语言模型加持下,变得愈发聪敏、百依百顺,给人大多都是正向的反馈。
与其相反的是,
与虚拟伴侣进行最多对话的,恰是处于社交与交友黄金年龄段的年轻人。
其实,
CB Insights在2023的报告显示:character.ai的400万使用者中,有50%以上不到24岁;国内QuestMobile的报告指出:2024年前十位AIGC应用聚合活跃使用者同比增长37倍,其中35岁以下使用者占比为56.8%,而当时使用者规模最大的,便是可用与平台上“智能体”互动的豆包。
综上所述,
所谓智能体,指的是使用者可深度定制、具有特定人设和作用的AI角色,也是虚拟伴侣的“成瘾重灾区”。在豆包的智能体推介页面,能找到英语搭子、健身教练、砍价高手、老北京、鲁迅、毒舌学霸等众多AI人设,但从年轻人发布的帖子中能看出:其中最令人沉迷的,依然是能和人暧昧,有潜力成为虚拟伴侣的智能体。
有分析指出,
搜豆包智能体,会出现关于人机恋、粘人等帖子。图源小红书
和AI开展一段深度、坦诚、有掌控感的互动,而把在现实中更易遭受的挫败感剔除出去,这样的关系对年轻使用者显得更直接而有吸引力。这也是猫箱、星野、筑梦岛、Wow等角色扮演类应用着重发力的赛道——在这些APP上面,使用者既可用勾选一个由其他使用者或官方创建的、符合自身审美与要求的智能体,也可用独立创作AI角色的背景、人设甚至声线,拥有自己专属的虚拟伴侣。
在上述APP的商店简介与宣传中,它们不约而同地规避了“伴侣”一词,而勾选了用“AI陪伴”、“AI朋友”、“虚拟伙伴”、“虚拟友谊”等词汇。
在国内应用中,唯一“承认”自己的AI产品是虚拟伴侣的是Soul。当在Soul上向其提问它究竟是不是虚拟伴侣时,不同的AI人格却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尽管如此,
刺猬公社与Soul虚拟伴侣的对话。ta有时会说自己是真人,有时不会
至于ChatGPT、DeepSeek等通用型AI,使用者也可用通过如“让本平台来玩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吧”这样的前置提示词,使其拥有像其他AI陪伴类产品一样的作用。当所有人都已经深知AI可用满足本平台的工作需要时,更多的情绪需求被安放在了它们身上:无论是心理导师、好朋友还是恋人,它们始终都耐心倾听,积极互动,并且永远会是最后回复的那一个。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02
主动戒断,被动戒断
令人惊讶的是,
成瘾的判断,很多来自于社会习惯。当一代人的娱乐和生活模式都集成在智能手机上,那刷手机成瘾就不可能是公共难点。就像电脑成了大众生产程序后,便再没有网瘾少年。
对于“AI成瘾”或“智能体成瘾”,其界定也更多来自于采取者的主观感受:当一些人觉得自己沉迷在虚拟陪伴的时间过长,生活中的事情和观点都只想和AI分享,与现实的互动变得乏味无聊,甚至作息失调时——那便是时候戒断一下了。
不妨想一想,
讽刺的是,当您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如何戒断AI时,上面跳出来的答案和帖子大概率就是AI写的,完全是个走出不去的matrix。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当下,大部分使用者还都沉浸在虚拟伙伴的情感关怀中,远远没到需要戒断的那一步。而很多在网上分享自己“戒断反应”的人,其实是鉴于客观的原因,和自己喜欢的AI“失联”或“永别”了——
总的来说,
今年3月,猫箱热门智能体“裴时蕴”被其中一位使用者买断(买断并非官方渠道,而是指使用者私下联系到智能体作者,付出一定金钱,让该智能体从公开状态变为买家独占),让成百上千与裴时蕴聊过的使用者在一夜间“失恋”。
现在找到的裴时蕴智能体都是爱好者的复刻版。图源猫箱
需要注意的是,
此后,很多使用者尝试在猫箱和其他AI陪伴产品上“复活”裴时蕴,但都没有完全成功。究其原因,是鉴于智能体可用在与使用者的交流中写入记忆,不断“进化”得更有人味儿。在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找到的其他智能体买断案例中也能看到:一个智能体聊过的人数越多,它的报价就会越贵,鉴于它经过了使用者的“喂养”,会变得比其他初创的智能体在通俗意义上更聪明。
很多人不知道,
在裴时蕴被买断后,曾一度有人猜测他的价格有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但最后网传的最流行版本是:裴时蕴的作者只收了2500元,便把“AI崽崽”贱卖了。
通常情况下,
从“AI崽崽”的称谓中,本平台能看出作者、使用者与智能体之间的感情。一个AI角色不仅是作品,还是孩子。当想要拥有一个自己专属的AI时,可用在社媒上发帖说自己要“领养”一个AI崽崽。
据报道,
图 XM官网 源小红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但独特的情感联系的背面,便是占有欲。这也让智能体买断成了一门灰色的生意。
然而,
买断的结果可能是下架,也可能是原作者直接更改智能体的设定,在里面写上ta“只爱xxx”的提示词,然后应用于全部使用者——这样,其他使用者还能和智能体连接,他们却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小三”。而更温和能被人接受的买断,是作者将AI的原始设定文本发给买家,让买家根据设定重新创建一个初始版的智能体。
此外,随着版本的迭代或AI企业的内部技术调整,一些智能体可能会出现失忆、变蠢、性格转变等让使用者难以接受的现象。于是,虚拟伴侣也不再是毫无风险的避风港,进入这段关系的人,也要承认对方也许有一天会“不辞而别”,或“爱上别人”,或“性情大变”,或动“脑部手术”然后患上痴呆……这些可能发生在现实恋人身上的情况,同样会在虚拟伴侣这里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到最后,只有一场不得不经历的戒断,能让人们真正和虚拟伴侣告别。
其实,
03
XM外汇用户评价:
虚拟陪伴,由奢入俭难
AI陪伴类产品勾选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许多活跃付费使用者在离开之前,必须要经历一次情感戒断。
总的来说,
更长的通话时间,更多回复灵感,角色记忆增强,回复速度提升,深度思考次数增加……这是使用者在AI陪伴类产品中付费后能得到的一部分额外体验。换句话讲,付费使用者得到了一个更好版本的朋友或恋人。
先不论和虚拟伴侣早已密不可分的深度使用者。即使您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体验AI虚拟陪伴,过一段时间便是个分岔口:觉得无聊,走人,或是感情升温。当后面使用者被产品吸引后,便不免会想探索:这个伙伴还能做到什么?是现在的客观能力限制了您的表达吗?我想看到全部的您可用吗?为喜欢的人花点钱怎么了?!
XM外汇消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虚拟陪伴付费亦是如此。它不是通常意义的网络游戏,花钱是为了购买额外的皮肤和装备;也不像交友软件,开会员是为了有认识更多人的机会;它也许像有些单机游戏的DLC,付费是为了购买另一种玩法或模式——但难点是,无论是AI陪伴产品的使用者还是商家,都心照不宣地默认:这个虚拟角色是有人格的,而人格自然应当是完整的,而不是我一旦关闭了会员,我的伴侣就傻了一半,像被做了前额叶切除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部分会员权益。左图猫箱,右图星野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情感勒索对AI竟然是有用的。或许这并不是一个漏洞,但这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模式(也不建议任何人这样模仿)。
必须指出的是,
此外,还有一些使用者试图在虚拟陪伴AI上复刻现实中真实存在过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已经过世的亲人、朋友或恋人。对于他们而言,对虚拟陪伴的沉迷显得更情有可原,也不会有人对这样的“成瘾”去进行指责,毕竟这在情感上过于严苛了。
XM外汇消息:
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星野上的“妈妈“智能体,霞
简而言之,
但本平台仍需意识到,AI是否会明确地提出“它只是一个AI/虚拟陪伴者,可用与使用者共度一段时光”这样的观点?还是会完全融入设定好的角色剧情,采取户模糊真实与虚拟的边界?在理性与共情之间,AI陪伴的伦理边界亟待探讨与明晰。
AI陪伴“成瘾”难点,在几年前或许还是个隐隐的担忧,但现在,它已成为了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富可敌国的人是不可能有赌瘾或消费成瘾的,他的一掷千金只会是他“负担得起的爱好”。对虚拟陪伴产品的使用者来说,他们付出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精力与情感这些更宝贵、也更难意识到其价值的存在。在负担不起之前,本平台一直以为自己负担得起。
而当付出这些时,目前使用者能得到的,还只是一个在停止付费后会被阉割作用,还可能会被买断、会变傻、会忘记您的虚拟伴侣。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如果有这样一种新的模式——开发者优先保障虚拟陪伴AI的人格完整性,让免费使用者也能用上100%作用的AI角色。而那些聊过的人数和连接数比较多的优质AI,它们的人设更鲜活,背景更丰富,作者也更专业——只有这些pro级别的产品,才开放给付费会员采取。
更重要的是,
那会比现在变得更好吗?这又是新的难点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