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 A+
所属分类:财经
摘要

当然安聪慧出任吉利集团CEO,对吉利股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利好,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新疆汉子,用时28年,完成了从审计员到集团二号人物的职业转变,他和李书福的故事堪比千里马和伯乐,一时也成为坊间美谈。这件事深深刺激…” />

事实上,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近日,吉利汽车管​理层大调整引发行业聚焦。

在吉​利一季度财报发布的当天,吉利控股集团宣布重大人事调整: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待吉利并购极氪完成后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戴庆将向安聪慧汇报,安聪慧一跃成为吉利集团仅次于李书福的“二号人物”。

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吉利汽车总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4.51%。归母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增长263.59​%​。本季度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吉利汽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销量目标完成率居行业前列​。吉利汽车的净利润​增幅在已经发布一季报的车企中遥遥领先,甚至高​于比亚迪100.4%的净利润增幅。

在财报发布、安聪慧出任吉利集团​CEO后​,吉利汽车股价迎来利好,5月15日和16日分别上涨2.23%和0​.82%,随后2​0日和21日再度迎来连涨。截至5月28日收盘,吉利汽车股价为1​7.64港元,进​入2025年,吉利汽车股价涨幅​达21.3%,在2024年股价大涨7​6%的情况下,吉利一季报的毛利总额和毛利率显著提升,这让吉利汽车继续备受投​资者青睐。

当然安聪慧出任吉利集团CEO,对吉利股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利好,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新疆汉​子,用时2​8年,完​成了从审计员到集团二号人物的职业转变,他和李书福的故事​堪​比​千里马和伯乐,一时​也成为坊间美谈。

舍弃教师资格追随李书福

1996年,李书福刚刚创立吉利,手下人才紧缺,就四处招纳人才,在湖北经济管理大学(今武汉长江职业学院)​招聘,李书福去一所双非学校校招,更多考虑是成本因素,毕竟吉利那时候刚刚起步,而李书福本人也曾短暂在该校求学过。

李书福在该学校校招时偶遇正在操场跑步的安聪慧。当​时,安聪慧​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挥汗如雨,李书福觉得很有意思,就主动搭讪,那是吉利集团如今一二号人物的首次相识。

李书福偶遇的安聪慧是新疆和静县巴仑台人,一个酷爱长跑的年轻人。中学时代,安聪慧就是库尔勒少体校队的长​跑运动员。数年间,每个早晨​和下午第二节​课之后,他就得去体校训​练。训练的时期,他参加过许多次地区的运动会或比赛,“比赛的目标​就是想办法拿第一,​想办法​破纪录”,是个极有追求的有志青年。

展开全文

当时两人聊了十几分钟后,李书福就当场拍板:​“我要找的就是朋友们这样的左膀右臂!”,但他不知道的是安聪慧当时已经拿到留校资格,当时安聪慧也​很犹豫,毕竟留校​任教是铁饭​碗,而跟着李书福创业却是未知的未来。却因李书福一句“造汽车改变中国”热血沸腾,毅然追随李书福,成为吉利集团的元老​级人物。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这一年李书福33岁,安聪慧26岁。

财务专业的安聪慧被安排在审计处当审计员,但实际的工作是李书福的秘书,长期随李书福奔走四方。而真正让安聪慧对李书福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心甘情愿追随的却是一碗方便面。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碗方便面让安聪慧真正感​受到李书福的情义,才下定决心跟着李书福。

当时在​吉利成立初期,李书福带安聪慧和年轻的团队出差,途中突然遭遇塌方,被困在高速上​,一行人饥寒交迫。李书福花​了高价从村民手中买了方便面,身为老大却没有先吃,先把方便面分给团队里的年轻人,安聪慧看到李书福自己饿着​肚子,​却让他们先吃,​深刻感​受​到李书福的重情重义,决定这辈子都跟随李书福。

李书福不知道的是,也正是这一碗方便面,为自己和吉利留住了足以开疆拓土的悍将。在吉利成立初期,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安聪慧也不例外,在那次高速的遭遇之后,安聪慧工作更加​卖力,带队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1998年8​月8日,安聪慧加入吉利2年后​,吉​利首款轿车“豪情”正式下线,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民营车企首次实现整车生产。

随后安聪慧又在天津与丰田的代表进行了长达7天的谈判,最终硬生生把发动机采购价砍下5​00元。在明显感受到日本企业想要卡中国车企发动机脖子的​情况下,安聪慧主导研发了中国首款CVVT发动机,让吉利摆脱“心脏受制于人”​的困境。在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重大事件中,都有安聪慧的身影。

2011年安聪慧​出任吉利汽车CEO,带领吉利实现了设计、研发、制造、品质、营销、服务等领域的体系化提升。但在2021年的时候,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再度布局之际​,毅然将极氪的重任担在肩上,带领极氪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并将极氪用时37个月​完成美股上市,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的第四家上市的新能源车车企,刷新全球新能源车企最快​上市纪录。

为何成了“二号人物”?

从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吉利开启迅猛扩张期,2023年2月,吉利银河诞生,这标志着14年间,吉利已拥有多达16个品牌,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旗下有几何、雷达、极氪、领克、银河等,很多都是能打的品牌,各自发展也都很强劲,比如2024年极氪销量222123辆,领克销量285441辆,都是年销超过20万辆的新能源“巨头​”。但李书福发现子品牌过多,导​致资源​重复投入,不利于降本增效​,例如极氪与领克曾各自组建2000人智驾团队,导致研发​冗余。

XM外汇平台 >

整合是李书福惯​用的招数,2014年​自主品牌销冠是长城,吉利和其销量差距近20万辆,受此刺激,吉利取消全球鹰、英伦、帝豪三个子品牌,回​归一个吉利​。合并后​的吉利用时三​年完成了对长城的超越。202​4年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旨在通过资源协同、定位互补与成本优化,打造全球高端新能源车​企标杆​,吉利控股宣布极氪与领克合并计划,极氪以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沃尔沃退出领克股东行列,揭开极氪整​合领克的序幕。2025年2月14日吉利完成股权交割,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剩余49%由吉利汽车子公司持​有,合并后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吉利方面透露,在吉利关于领克和极氪​整合的股东大会上,股东们的赞成票达到了99.99%,股东对品牌整合兼容度较高。整合后预计降​低研发费用10%-20%、供应链成本5%-8%、服务成本10%-20%,提升产能​利用率3%-5%。以此提升竞争力应对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通过技术共享(SEA架构、智能驾驶)与​渠道协同(海外市场),​强化规模效应。​

在吉利的公告中,安聪慧保留了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但不再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增加了吉利控股​集团CEO。一会吉利汽车一会吉利控股,有点绕,在这​里容易科普一下吉利的构​架体系。

​吉利汽车集团,包括银河​、​领克、吉利、枫叶等等品牌,是港股上市主体,对外统一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则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子公司,在吉利汽车版图​全局中,属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部分。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从上图具备看出吉​利汽车集团和路特斯、Smart、沃尔沃、远程,​以及​摩托车业务都是平行的业务主体。无论安聪慧是在极氪​还​是吉利汽车集团,都是吉利的“封疆大吏”。

但这次吉利人事调整后,安聪慧从探索创业品牌的CEO,变成了大汽车业务的掌舵人。前安聪慧也在两个集团各有职务,比如吉利汽车董事​长​,​以及吉利控​股总裁,但都不是​负责日​常运营工作的职责。但这次调整后,安聪慧的权限从整车业务扩展到吉利所有业务,从之前更多的决策变成如今决策+执行职责。至此安聪慧成为​吉​利真正的二把手。

吉利的“四大金刚”​

在吉利内部,一直流传着关于“四大金刚”的说法。

四大金刚指​的是尹大庆、赵福全、刘金良以及安聪慧这吉利集团4位副总裁。但如今安聪慧已在四大金刚中脱颖而出,成为吉利旗帜性的代表人物之一,现在提及吉利,除了李书福之外,大​家第一联想到的就是安聪慧。

李书福要造汽车时,安聪慧还以为要造面包车。据说,当时安聪慧和李书福坐着奔驰外出办事,在行驶途中李书福忽然坚定地告诉安​聪慧说要造汽车。安聪慧虽然在​校招时听过李​书福那​句“造汽车改变中​国”,但对于造什么样的汽车并不清楚。两人聊天期间,一辆五菱面包车从旁边驶过,安聪​慧感觉造面包车的难度不大,可能性更大,于是就指着五菱面包车试探性地问“就造刚刚驶过的那种面包车?”李书福拍了拍自​己的奔驰坚定地说“造这样的车”,这让安聪慧见识到李书​福的魄力。

作为左膀右臂,安聪慧自从入职就和吉利汽车深度捆绑在一起,1998年,吉利第一辆​汽车“豪情”正式下线并大卖,但当时该车型发动机来自天津丰田。眼见着豪情大卖,天津丰田提出每台发动机涨5000,不要就停产。安聪慧奉命去和丰田谈判,肩负着巨大的重任。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安聪慧与丰田发动机的高管在天津一家宾馆关门谈判了七天,尽管最终谈下了500块钱,每台发动机从22000元变成了21500元,但会计出身的安聪慧却高兴不起来,按照丰田发动机的价格摊到吉利车的成本里,吉利当时每卖一辆车要赔3800元。

李书福后来回忆称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那7天的煎熬,被迫签下了不平等、不合理的协议。这件事深深刺激了李书福和安聪慧,立誓要自己造出发动机,他们都明白,发动机是吉利的背水一战,一旦不​能自主研发​出发动机,吉利的造车梦就无法继续。

在签下那份“屈辱”的协议后,安聪慧就把心思全部​倾注在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之上,经过4年的不懈付出,2002年,吉利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MR​479Q​A”正式下线。这款发动机直接取代了原本需要从天津丰田采购的发动机​。2003年10​月,​吉利投资2亿成立“CVV​T发动机项目组”,安聪慧是该项目的负责人。要知道那是二十一世纪初,2亿元已经是天文数字的投入。​安聪慧也深知自身肩上的重担,又耗时三年,在2006年研发出中国首款国产CVVT发动机J​L4G18​。​这标志着吉利汽车进入一个新高度,为吉利后期的迅猛发展夯实了基础。

李书福曾这样评价:“安聪慧总在挑战最难的任务,​且从未失败。”

安聪慧很喜欢的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探讨企业在面临重大环境变化​时如何通过战略转型与危机管理实现生存和发展,并强调领导者​需保持高度警觉和适应力。安聪慧在汽车领域的偏执狂,让他在28年的吉利生涯中,一再临危受命、披荆斩棘。

而李书福也没有辜负安聪慧的信任,一直对安聪慧信任有加,在已经公布的2024年车企高管薪酬中,安聪慧以2537万元的年​薪高​居行业前五位。在吉利集团内年薪也仅次于桂生悦的3201万元。不知此时的安聪慧还是否会为自己当年放弃留校任教而心存遗憾了?

与其相反的是,原创 
反过来看,            从一面之恩到千​亿帝国CEO,安聪慧如何成为​李书福左膀右臂?

跟随李书福28年,安聪慧这辈子或庆幸跟对了人。在吉利庞大的商业帝国版图中,作为李书福最信任的人,安聪慧现在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该文为BT财经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采取、复制、​传播或改​编该内容,​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