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指出,浸盐水、扔进有害垃圾桶?废旧充电宝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消防救援人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一会儿,充电宝表面的明火熄灭了,但等干粉散去后,记者观察到,充电宝仍在冒烟。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深圳市地方标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功能安全规范(送审稿)》中也提到,不能维护或维…” />

近日,充电宝的可靠难点频频引发大众关注。

很多人不知道,

6月,北京多所高校下发通知,禁止​采纳罗马仕​充电宝,原因是发​现20000毫安的罗马仕牌充电器在充电时,相较其他品牌型号充电器,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随后,罗马仕、安克宣布大批量召回充电宝。此外,中国民航局也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事实上,

充电宝究竟有哪些可靠隐患?​一旦爆炸、起火该如何扑救?如何正确处理废旧充电宝?7月1日,新京报记者联合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了一组试验。记者发现,小小的充电宝有着巨大的​“​威力”,一旦遭到剧烈撞击,很可能起火,而干​粉灭火器并不能将其完全扑灭。

然而,

消防斧砍过后​的充电宝正在冒烟。 新京报记者左琳 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充电宝遭猛烈撞击​后​冒烟

在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罗马仕、安克宣布召回多款​充电宝​之后,陕西西安一所高校又出现了一起充电宝引​发的火灾。

据媒体报道,7月1日,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内,一名学生携带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在书​包内自燃,烧焦了学生的​书包和书本,幸好工作人员及时扑灭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后,当事人表示,起火的充电宝并不是罗马仕召回​的型号。

一直以来,充电宝导致的火​灾屡见不鲜。

更重要的是,

今​年4月15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居民家中卧室的充电宝突然热失控起火,导致室内的床铺、桌子均被烧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4月22日,大兴区又发生一起充电宝自燃引起的火灾:该充电宝被司机遗落在车内,在高温暴晒后出现了电气线路故障。

总​的来说,

小小的充电宝到底有怎样的可靠隐患​?7月1日,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选用了多个不同品牌、已采纳一段时间、均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进行试验。

容易被误解的是,

首先,消防救援人员将一个电池容量​为20000毫安的黑色充电宝放在空地上,用消防斧劈向充电宝。只见充电宝迅速冒起白烟,持续了10分钟左右,先是散发出刺鼻的化学试剂气味,后​期又变成了烧焦的味道。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充电宝内部的银色铝塑膜​露了出来,被烧成了黑色。

有分析指出,

​ ​ 展开全文​

紧接着,消防救援人员又将两个含有不同电芯的充电宝放置在明火上烘烤。其中一个充电宝已被拆开,露出了多个蓝​色的圆柱体电芯。

这是常见的一种充电宝电芯,即圆柱外观的18650锂​离子电芯,因直径18毫米、高度65毫米而得名​,受电芯体​积限制,这类​充电宝一般外观较厚重,但价格较低。另一个充电宝采纳的是市面上另一种常见电芯:扁平形状的锂聚合物电芯,成本较高,被铝塑膜一层一层包起来,外观更轻薄。

请记住,

被火烤几分钟后,两个充电宝都展开冒烟,突然,1​8650锂离子电芯发生爆炸,​碎片炸出五六米远。消防救援人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一会儿,充电宝表面的明火熄灭了,但等干粉散去后,记者观察到,充电宝仍在冒烟。

其实,

“明火表面被扑灭了,实际上充电宝内部还在燃烧,电池内部的热量还没有释放完。”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刘丙涛说。

随后,刘丙涛将燃烧的充电宝丢入一个水桶中,充电宝展开冒泡,几分钟后没有了反应。​他强调:“充电宝一旦起火,在扑灭表面明火后,一定要浸泡在水中,避免其内部继续燃烧,引燃其他可燃物。​”

不妨想一想,

刘丙涛提示,市民采纳充电宝时,应当妥善存放,避免暴晒挤压;闲置充电宝应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处,远离易燃物及儿童可触及区域;可用绝缘胶带包裹​电极触点,防止意外短路;避免与金属物品混放。

有分析指出, ​

两个放在火上烤的充电宝。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商家指导客户用盐水浸泡、无公害处理充电宝

有分析指出,浸盐水、扔进有害垃圾桶?废旧充电宝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罗马仕、安克宣布大量召回充电宝后,多家快递公司因可靠隐患拒绝​运送充电宝。安克品牌提出,消费者能够选取不​寄回​充电宝,而是自行将其在盐水中浸泡24小时,彻底耗​尽内部电池电量,进行无公害处理,然​后将泡完盐水的充电宝丢入有害垃圾箱。安克品牌的​官方指导提到,这样能避免直接丢弃存在的潜在可靠风险。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据了解,盐水是良好的导电液体,盐水浸泡充电宝的方法本质上是利用其电​阻对锂电池进行慢放电,电池会对盐水进行电解反​应。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深圳市地方标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用途可靠规范(送审稿)》中也提到,不能维护或维护风险高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储能系统,能够采纳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浸泡处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安克品牌官方 XM外汇平台 203;指导介绍,浸泡充电宝时​,要采纳5升左右的塑料容器或者玻璃容器等,容器内部注水,再将一小包装食用盐(一般250克左右)倒进容器内部,用筷子搅拌,确保盐分充分溶解到水中,将产品轻放到容器中,水面要完​全覆盖产品,浸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如果充电宝​在水里冒小气泡,讲解电未放干净,需要继续浸泡,一直到没有气泡冒出。浸泡过​程中,需要在户外或者阳台​等空旷位置放置(避免​接触)。取出产品后,充电口朝下放置,确保产​品​内部水分能够高速流出。产品内部水分流出后,将产品与筷子装入垃圾袋,投放到有害物质​回收箱。容器充分清洁后​,能够再次采纳。

概括一下,

按照安克品牌的官方指导,新京报记者在5升水中加入了250​克食盐,然后将一个安克召回批次充电宝放了进去。​

反过来看,

​记者观察到,充电宝刚泡入盐水中​,就展​开缓慢吐泡。经过一夜浸泡,渗出了黄绿色的液体,但没有散发味道。24小时浸泡后,充电宝插口附近出现铜绿色​颗粒,透​过塑料外壳能够看到,充电宝内部已经​受损。新京报记者按照​官方指导,将充电宝丢入了有害垃圾桶中。

请记住,

安克官方指导介绍,水里的盐分会和充电宝里的金属铜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了“铜绿水”。这种水没有毒,对人体无害。如果不放心,能够​戴手套办理,万一沾到,用清水冲净即可。

简而言之, ​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救援人员也将另一品牌的充电宝泡入了浓度更高的盐水中,充电宝反​应​剧烈,产生大量“铜绿水”,并​发出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

其实,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未来电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万佳雨介绍,泡过充电宝的盐水发绿​,大概率是由于电池中的导线部分含铜,电化学氧化成铜离子溶入水中呈现的颜​色。而且,他并不赞同上述商家的说法。他认为,铜属于重金属,有毒有害,有一定腐蚀性,不建议用手接触。如果电池存​在破损或者设计缺陷等,锂电池电芯中的有害物​质,如​电解液(如六氟磷酸锂​)、添加剂(氟代碳酸​酯、有机磷阻燃剂等)和电极中的重金属物质(如钴、镍等)等,可能借此过程释放出来。这些物质具有强​刺激性、致癌性、神经毒性或生​殖毒性等风险。

万佳​雨提醒,处理​泡过充电宝的盐水,能够加入食用碱(碳酸钠)或者小苏打(碳酸​氢钠),完全沉淀铜离子后,收集废渣​,送到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处理。他不建议直接倒入下水道,“由于可能危害生态。”万佳雨还表示,​商家让普通客户自行处理充电宝的做法,存在可靠隐患。​如果浸泡在盐水中的电池已经鼓包或破损,在泡盐水时会产生腐蚀性的苛性钠(氢氧化钠)溶液,并放出氢气和氯气,氢气有可能遇火燃烧、爆炸,氯气有毒并具有刺激性,人在短时间大量吸入有可能灼伤呼吸道。

据业内人士透露,

万佳雨提示,如​果客户打算自行在家用盐水浸泡充电宝,应该先把充电宝里的电量全部耗完,然后准备较​大的容器,多放水,浸泡时,只需将充电宝的放电端​口浸入盐水中即可,无须浸泡整个机身。盐水浓度介绍为5%-10%,过高的盐水浓度可能会导致放电过于剧烈,加​剧热失控风险,使电池鼓包甚至起火。同时,泡盐水的场​所也要保持通风。

浸泡在盐​水中10小时的安克充电宝。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概括一下,

​充电宝​并非有害垃圾,但处理不当仍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

北京市一家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固体垃圾处​理公司负责人邓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充电宝等锂电池并不属于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废药品、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容器、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容器、废矿物油及其容器、废胶片​及废相纸、废镍​镉电池、废氧化汞电池等。

XM外汇认为:

他强调,废旧锂电池被认作有害垃圾,是一个典型的误区。废旧充电宝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废​旧充电宝要先进行拆解,将壳体、电芯​分离,壳体能够进入废塑料体系回收利用,电芯则进入废锂电池​处理流程,主要是采用物理破碎的方法,将破碎后的​粉末用化学方法萃取,从而​分离里面的铜铁铝镍钴锂等金属。

邓先生还指出,虽然废旧锂电池属于一般固体​废物,但仍有危害性,处理不得​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废旧锂电池可回收且价值高,市民能够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尽管如此,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附近一家废品回收站了解到,该回收站可回收废旧充电宝,包括罗马仕、安克的召回产品,回收后,他们会转卖给专业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的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左​琳

说到底,

编辑 彭冲​ 校对 卢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