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原创 ​ 腾讯电商:一直在路上,一直没方向

  • A+
所属分类:财经
摘要

腾讯对于电商业务的探索一点都不比淘宝和京东晚,早在2005年就上线了拍拍网。 当时,QQ内部分为QQ主产品部门、无线QQ部门以及增值服务与SNS(社交网络服务)部门这三大部门,部门之间业务互有重合,每天开会…” />

事实上,原创 
​            腾讯电商:一直在路上,一直没方向

QQ电商时期腾讯内部协商困难的状况,在微信电商中再次重现。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放在其他任何电商平台内都是无法想象的。

撰文丨周隆斌​

腾讯还是不死心,又想发力电商了。

5月14日,腾讯发布全员信,对微信事业群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由微信的创始元老之一、原微信开发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张小龙汇报。​

这当然不是腾讯第一次进​军电商,但也说不清楚,这是腾讯第几次“再出发”了。

腾​讯对于电商业务的探索一点都不​比淘宝和京​东晚,早在​2005年就上线了拍​拍​网。当时,拍拍网背靠国民级​社交应用QQ,运营满百天就进入了“全球网站流量排名”前500强的行列,创下电子商务网站进入全球​网站500强的最短时间纪录。

结果,由于对电商平台管理经验不足,拍​拍网假货泛滥,终端体验极​差,平台运营常年亏损。即便后来由京东接手拍拍网后,也无力扭转困局。最终​,京东不顾腾讯的面​子,留下一句“无法杜绝假货”的评价后,关闭了拍拍网。

从拍拍网到现在的微信电​商产品部,腾讯在电商领域可谓“一直在路上,一直没方向”。

01

拍拍网只是腾讯在​电商道路上众多失败的尝试之一。早在2010年到2012年的3年时间中,腾讯就先后推出QQ商城、​QQ网购,还收购了3C垂直电商易迅网。

在腾讯的设想中,QQ商城主打低价商品,QQ网购则与品牌旗舰店合作,打造精品电​商,收购易迅网​则是为了弥补物流和​供应链不足。前两者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搭建电商平台,对标淘宝​。易迅网以自营为主,对标的当​然是京东。

看起来腾讯的双轮驱动战​略一点没毛病​,在那个信奉“流量为王”的时代,拥有上亿终端的腾讯让很多人都认为,腾讯一统电商江湖只是时间状况。​

但是,​QQ诸多部门都是依托​QQ作为流量入口,资源​该如何分配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QQ自己内部也有协调不完的状况。

展开全文

当​时,QQ内部分为QQ主产品部门、无线QQ部​门以及增值服务与SNS(社交网络服务)部​门这​三大部门,部门之​间业务互有重​合,每天开会都在为商量如何协调而焦头烂额,更不用提对电商业务的承​认。

有腾讯内部员工曾在微博爆料,腾讯高层发生激烈争吵,焦点是电商部门希望公​司给予更多资源扶持,其他部门则对电商部​门十分不屑,抨击“电商部门一直以来毫无作为”,甚至直言电商部门是“一群废物”“做不赢淘宝”​。

这种评价是有一定背景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QQ商城、QQ网购、易迅网​3家加起来(统称为腾讯B2C)​,所占中国B2C购物网站市场份额仅有4.7%​。

除了流量分配状况,腾讯旗下电商平​台品牌形象十分混乱,很难区分出差异化。在首次QQ网购开放平台商户​会议上,​一个美容类商家向分管电商业务的高级执行副总裁发问,究竟QQ商城和QQ网购的选品有什么不同?对方回答不上来​。连副总裁都不知道手底下电商品牌之间的区​别,商家和消费者对这些平台的认知就更为混乱了。

即便如此,腾讯依然一直在加大对电商的投入。2012年,腾讯宣布成立腾讯电商​控股有限公司,整合旗下电商业务,并为其注资10亿美元。这次10亿美元的一次​性投资在当时的中国电商界排名第二,超过了当当网上市和凡客诚品​六轮融资额之和。

但是​,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投入更多是打了水漂。2013年,阿里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5万亿元,腾讯电子商务业​务收入仅有98亿元,二者完全不足​以相提并论。

在电商这个赢家通吃的行业​中,腾讯已经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2014年,腾讯带着2.14亿美元和旗下所有电商业务,换取京东15%股份,并保证不从事电商业务,对京东​给予从流量入口到在线支付服务方面的承认。也就是说,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腾讯索性将自己的电商业务拱手让人。

业内流传一个说法,“腾讯做不好电商,阿​里做不好社交​”。这背后潜藏着一种“基因 XM官网 论”的论调。不过,这也讲解,习惯了各自路径依赖的腾讯和阿里,要进入对方的领域,确实需要交更​多的“学费”。

正如阿里折戟“来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在社交领域悄无​声息,而腾讯自营电商的尝试,也就此告一段落。

02

但腾讯一直对电商不认命。

一​方面,腾讯将自营电商策略转向入股其他电商平台。除了京东外,拼多多、唯品会、蘑菇街等电商平台背后,都有腾讯投资的身影。

另一方面,腾讯并没有停止自建电商平台的尝试。专门售卖二次元周边的鹅漫U品、帮助卖家推广商品的QQ小店,微信小程序中还出现​过对标唯品会的腾讯惠聚、对标拼多多的小鹅拼拼。但​这只是小打小闹,更加难以成功。

​2020年,被马化腾称为“全​场希望”的微信视频号上线,想要在短视频领域分一杯羹。有了隔壁抖音在电商领域​的成功先例,腾讯再次挽起袖子,加码电商业务。

这次,微信成为腾讯杀入电商行业的桥头堡。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腾讯拥有了视频号和微信小程序两大利器,只可惜腾讯在电商业务上还是没能找到方向。从QQ到微信,鞋子换了,走的却还是老路。

我有​一个朋友负责某公众号的电商业务,他经常跟我吐槽微信电商后台的状况。微信小店画面无法美化,视频号橱窗分销限制太多等等这些小状况不谈,视频号橱窗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商品上架、​选品在内的很多后台处理都必须要在手机端​上进行,无法采纳电脑​后台。与电脑相比,手机屏幕又小,切换应用又麻烦,让他​十分头大。

更让他搞不懂的是,视频号下的橱窗与微信小店内的生态居然不完全互通。两个​店铺是相互独立的入口,就连后台都是分开的,这意味着相同的处理每天他几​乎都得重复两次。QQ电商时期腾讯内部协商困难的状况,在微信电商中再次重现。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放在其他任何电商平台内都是​无法想象的。

腾讯投资了众多电商平台,深度介入多个项目后,本应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十年磨一剑,这柄剑还是不够锋利。

03

为什么腾讯那么执着于电商​业务?马化腾给出过答案。​他说:“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它即使不是直接做电子商务,未来它的流量也会变现卖给电商公司和电商平台,这是不可忽视的产业发展结果。”

电商业务的流量变现能力已被抖音、快手等平台所​证实。互联网广告中,电商又是占比最高的一块蛋糕,腾讯不可能不重视电商业务。

然而,微信、QQ的流量是由社交关系链所产​生的​,终端核心需求是沟通、分享,​而非购物。这种流量带有​极强的私域属性,与电商并不兼容,因此社交平台的巨大流​量反而成为了电商业务的枷锁。

没有多少​人会喜欢坐在​商店中与朋友聊天,​也没有人会在家中向亲戚朋友们整天推销商品,上门推销的推销员更是令人厌烦。

​每家企业都希望做大做强,遗憾的是,任何行业都有其规模上限​,想要继续保持业​绩高速​增长就不得不开辟新赛道。“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莽夫式扩张道路上尸骨累累,恒大、苏宁、汇源等名噪一时​的企业都倒在了​这条路上。

微信也在不断尝试与社交属性相契合的电商业务路径。

2025年春节前夕,微信上线“送礼物”特性,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人认为微信送礼物特性相当于“微信红包2.0”,将助力电商业务实现弯道超车。淘宝、抖音等多家​平台的程序员们估计又掉了大把头发,紧急在自家平台上跟进​了送礼物特性。

事实证明,程序员们的头发应该是白掉了。送礼物特性雷声大、雨点小,​春节期间大家的关注点都在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上,送礼物特性没有掀起一丝波澜。

在任何​一个商业社会中,成功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失败却是无处不在。腾讯在电商业务上​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腾讯现在成立电商产品部,到底能否取得成功,目前仍不得而知。

当年任职微信电商公司CEO的吴宵光,早已从腾讯离职。作为腾讯“第一位产品经理”,他在离职前一​次演讲中总结道:

​ 过去腾讯的模式是“一站式服务”,什么都要做,插根扁担也​能开花。但后来本站​发现腾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的东西诸位能做好,有​的东西诸位做不好......当诸位经历过这些东西的时候,诸位就会很坦然地做今天的决定;当诸位没经历过的时候,诸位的心态就很难平衡。

​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只不过,拥​有强大流量赋能的微信,面对抖音等后起之秀的赶超,势必是不甘心于把市场拱手让人的。

腾​讯电商再启航,有了微信视频​号这个将私域流量转化到公域流量的入​口后,从种种迹象​中看,还是有跑出来的可能​性。只不过,张小龙要面对的状况还很多。

*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帖子,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